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,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政策落地的关键。民乐县民政局依托甘肃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提效赋能,以“铁脚板”深入民情察实情,不仅大幅提升救助精准度,更让困难群体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增强,切实筑牢民生保障“幸福底线”。
大数据强赋能,杜绝违规救助。依托甘肃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,打通公安、人社、住建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,实现户籍、房产等核心数据实时流转、动态更新。今年以来,已核对3432户新申请救助家庭,高效识别家庭经济状况中的异常信息,为后续核查提供精准指向,有效防范“人情保”“关系保”问题,让大数据成为精准救助的“智慧眼睛”。
实地走访排查,摸清真实困境。组建包抓小组,严格遵循“不遗漏一户、不疏忽一项”原则,对全县所有新申请救助家庭开展100%逐户上门走访排查。通过看居住环境、生活设施,直观判断家庭基本条件;问收入来源、健康状况、教育支出,掌握实际困难;查医疗账单、残疾证明等材料,核实困境真实性,全方位了解申请家庭实际情况,为精准认定打下基础。
双模式促闭环,提升救助实效。大数据为实地走访精准标注“疑点家庭”,让包抓小组在全面走访的同时聚焦重点,避免平均用力、效率分散;实地走访则针对“疑点家庭”深入核查,通过“看、问、查”与邻里访谈、村(社区)了解相结合理清真实情况,形成“数据标重点—全面走访—精准认定”的完整闭环。2025年以来,已精准认定低保对象391户775人、特困供养对象67户67人、临时救助对象1633户4165人,发放各类救助资金7516.1万元,救助精准度与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。